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徽派访谈完整视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提起古籍,很多人会想到“故纸堆”,但是对于每天跟古籍打交道的石梅来说,她可以在流传千年的文字中,获得与古人同呼吸共命运般的心潮澎湃和传承当下,功在千秋的历史使命。近日,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石梅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她在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安徽省图书馆,与徽派观众分享了自己与古籍的不解之缘。
古籍不神秘 界定有标准
徽派:作为古籍保护专家,能介绍下古籍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吗?
石梅:可不敢妄称专家,我只是一名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工作者,仅仅是从业年限略长而已。很多人觉得古籍很神秘,甚至是高大上的。其实古籍就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一般来说就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的统称。2007年,国家全面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确定凡产生在1912年以前,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式、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传统装帧形式的典籍,即为古籍。古籍通常是由封面、题名、目录、凡例、正文、叙、跋、卷首、卷末疏等内容组成的。
石梅
徽派:看来装帧形式是古籍很重要的界定标准。
石梅:是的,古籍的装帧形式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古籍从较早的简策、纸书卷轴装、帛书卷子装,唐代发展为旋风装,到宋代有包背装和线装,以及由卷轴卷过渡而来的经折装,之后演化为蝴蝶装,甚至有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佛经梵夹装,等等。历史上有许多种的装帧形式,慢慢演变就固定下来,我们今天看的比较多的古籍是线装书,以四眼线装书最为普遍。古代文献有些是没有装帧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不珍贵,特别是字画、碑帖、拓片、契约、文书等等,许多是单张大幅的,今天我们将这批历史文献作为特藏,仍然是我们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另一个重点,甚至是特藏文献的要点。图书馆的历史文献典藏和利用工作通常如此,既分类别,又设重点。
徽派:刚刚提到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能不能具体介绍下?
石梅:“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古籍普查;二是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古籍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的知识含量,尽早改变目前古籍保护工作同科技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的局面。国家旨在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古籍保护的积弱局面,为进一步传承、延续中华民族的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步实施的古籍普查,就是要摸清古籍的存藏家底,统计和登记全国现在存藏的古籍有多少数量,有多少品种,核定古籍价值并进行定级,同时对古籍的破损程度进行认定和记录。古籍普查的工作非常复杂,古籍收藏单位涉及公共图书馆、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系统、档案系统、宗教系统等等,仅我们公共图书馆就涉及到几千家。而古籍的价值定级和破损定级,直接关系到未来实施的古籍分级保护类别。作为古籍公藏单位,实施古籍保护有统一的联席会议制度机制,整体推进起来能做到制度化,各系统、各单位之间能够配合得较为紧密。国家对这项工作也有时间的要求,“十三五”期间要求基本完成。安徽省也建立有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安徽省古籍保护工作规划纲要》。考虑到档案系统、宗教系统的行业特殊属性,安徽全省的普查工作面向其他系统的70家公藏单位开展。长久以来,公藏单位像古籍“书坑”一样,锁定了绝大部分古籍的流通,而民间私藏是古籍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是目前能接触到最多的古籍实物。我们的古籍普查工作成果对于民间私藏和收藏市场也是一种促进,很多老百姓通过私藏或者拍卖会感觉到了古籍的文物性和市场价格,反过来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对我们古籍保护意义的高的认知。
流传不容易 普查有意义
徽派:我看古籍普查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吗?
石梅:古籍普查从2007年到现在十四年了,阶段性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说古籍普查基本完成,就是说古籍公藏单位的家底基本摸清。区别于国家同时期开展的文物普查和非遗普查,我们做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要求“见书立目”的,就是看到古籍实物后进行的著录和登记,并且以馆藏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正式出版为普查完成的最终呈现。这十四年的普查完全区别于历史上的目录登记和整理,需要古籍普查人员逐一登记古籍的题名、卷数、册数、著者、著录方式、版本、牌记、序跋、批校题跋,甚至是识别古籍流传过程中的递藏钤印和前人修复信息,完全要依据原书做一次非常详尽的、准确的、完整的记录。古籍普查的意义不仅在于知道存藏信息数据,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古籍的某些信息可能之前被忽视了,但是现在需要我们从古籍文献原件去释读和记录。可以说,我们坚持完成的古籍普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上古籍编目的缺失,甚至是校订了前人编目的错误,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作为中华文化承载的古籍流传到今天,历经沧桑,是非常不容易的。明代万民英《论六厄》称:“厄者,遭乎难者也。”古籍流传最大的天敌有“六厄”,书厄是火烧,是水浸,是虫蛀,是霉蚀,是鼠啮,是人祸。《隋书·牛弘传》有记录称,秦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坟籍,扫比皆尽,这是古籍之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这是古籍之二厄;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嫌帛,都取为帷囊,这是古籍之三厄;永嘉之乱,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这是古籍之四厄;南北朝时,江表图书悉焚于火,这是古籍之五厄。隋唐而后每一次朝代更祚、起义兵荒、外族入侵,几乎都祸及图册典籍,比如,现在日本的静嘉堂文库中,就有10余万卷的我国古籍。现在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有1777部汉籍善本,其中有11部是宋刻本、14部元刻本、1518部明刻本。由是,能辗转保存至现今的古籍,于我们后世人何其珍贵!这是历史的使命,我们没有理由不殚精竭虑,把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所以我们有义务认真地揭示、妥善地保护、广泛地宣传,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让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活起来。”
徽派:普查过程当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石梅:打起背包到基层去,一叶一叶地翻检古籍做普查,这期间虽然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对于体现文化自信的传承精神的感动和捧读古籍存藏新发现带来的惊喜。一部古籍辗转流传至今,背后往往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些是书写在书页中的,有些是发生在传递保护过程中的。我们老祖宗有“敬惜字纸”的优良传统,在偏远山区县乡,这些古籍一直是在柜子里、在书橱里被锁得好好的,不敢丢的,哪怕他们一直读不懂书中的文字、不明白古籍的价值,哪怕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著录、应该如何登记。守护的老师告诉我说,他不是不肯做普查,是不具备这个专业能力,但是知道一定不能丢,因为留存下来的古书不多了。就是这么朴素的话,经常感动我。虽然人力有限,我的普查团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受援单位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为我们尽可能提供古籍整理和普查登记的工作环境。等一个单位的古籍普查全部做完了,我们会告诉他馆藏古籍书大致都是什么来历,古籍收藏特色是什么,哪些是善本可以申报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哪些是当地较为珍贵的地方文献可以开发利用。并且告诉他们两点,一是我们已经完成了普查,就是给每一部古籍对应上了唯一的普查编号,全部的版本信息和破损信息已经上传到全国古籍普查平台里去了,书目数据都已经记录在那里了,那么如果在此之后的丢失和破损加剧,是需要负责任的;二是普查任务结束了,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这些古籍的保护、宣传和利用,古籍地方文献往往关乎山水乡情,由古籍承载着地方文脉和乡梓情谊,可以弘扬乡土文化自信,融合发展生态旅游。张元济先生说得好:“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不论他们单位古籍藏量有多少,他的单位级别是怎样,只要是跟古籍打交道的同行,他对文献、对乡梓的情怀都令人感动,把这种由古籍滋养的感动传扬出去,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
徽派:除了讲好故事,基本的古籍保护也是需要去普及的。
石梅:古籍保护是一个学科性的体系,外延的部分是宣传推广利用,对于文献工作本身来说是非常枯燥的。公共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书库对温度、湿度、光照、紫外线、安防、风速都有严格的标准,温度以摄氏19度为线,上下波动不能超过3度,也就是16-22度;空气湿度要求在45%到60%之间。比如今天下午的温度是20度、相对湿度是28%,虽然人体感受还比较舒适,但对古籍存藏保护条件是不行的,因为低于40%的湿度对于古籍保存条件来说属于干燥,需要古籍书库恒温恒湿系统打开加湿功能调节。我们合肥地处长三角地区,气候特点是六月份的梅雨季节加上三伏天高温,那个时节的古籍书库空调会切换到降温和抽湿模式,这是精密化的保存方式。古籍的典藏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我们老百姓家庭是很难满足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古籍,特别是珍贵古籍都保存在公藏单位的另一个原因吧。全年24小时的恒温恒湿,加上低紫外线和防尘保护,这种综合防护对延长古籍的寿命太重要了。古籍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我们的使命。古籍保护工作在2017年已经提升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国家的引领,全社会的共识,最新的科技手段,最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地聚拢到这个大框架之内,共同致力于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弘扬发展。
研究有乐趣 与古人共鸣
徽派: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就来源于古籍的一个方子,你在研究过程中的乐趣所在是什么?
石梅:古籍整理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作为图书馆古籍文献工作者,我一直很享受自己的专业工作,享受在文献中梳趴考证的乐趣,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时间的流逝。比如说,有一些论点苦于依据不足,却忽然在珍稀的稿钞本中发现了关联之处,茅塞顿开的那种喜悦无比幸福。幸运的是,我们图书馆员接触的古籍文献中不乏秘籍孤椠,特别是名家的批校本和他的稿本,一手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文献支撑。再比如说,我们读颜真卿的《祭侄贴》,面对亲人侄儿的惨死,他将所有的情绪付诸笔端,今人不仅欣赏他的书法造诣,更能感受到书者强忍悲愤的意气!最近有个新概念叫“元宇宙”,在不同的年代时间,捧读同一部古籍,书写者的那种“把栏杆拍遍”的悲愤是很容易感染到我们的,这是否也穿越了同一个宇宙空间呢?这种喜怒哀乐的情绪通过文字的形制穿越千年,同样的一册书叶,古人读罢有感而批,记录所思所想甚至是慨叹。而今天的我们同是一读至此,面对前贤批文,或有英雄略同之见,或有不敢苟同之意,直如神交,不亦悦乎。
徽派:这样珍贵的古籍是不是很少能见天日?
石梅:我们有传统晒书的活动,比如重阳节的时候,秋高气爽的,书室外的温湿度条件跟库房差不多,这个时节把古籍取出置于通风阴凉处翻检,我会用指腹去触摸它,不同的纸张,纹理是不一样的。古籍线装书是怎么来的呢?简单说一下,先是按照文稿雕刻好一块木板,刷上油墨,覆上裁好尺寸相当的宣纸,用鬃刷平整地刷均匀,小心提掀起来,这是一张筒子叶,书叶中间是版心。等油墨干了以后,把有字的一面向外折,版心朝左向外,书页左右两边的余幅,齐集于右边书脊。折好的数十页书页为一叠,以书口版心为准戳齐,在右边余幅处打眼,用纸捻订起砸平,加上护叶,前后再封面书衣各用一纸,将封面裁成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两张,前后各一张,与书面同时截齐。而后将天头、地脚左边余幅裁齐,即可打眼用线装订了。开本尺寸比较小的古籍,一般书脊上订四个眼;有些大开本的古籍,比如家谱啊,图册啊,官府印书啊等等,再加两个眼成为六眼线装,加强了古籍在翻阅时的保护力度。
结合新技术 分级来保护
徽派:现在古籍保护面临哪些困境?
石梅:虽然古籍保护工作十多年来取得了丰厚的阶段性成果,逐步建立了一支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队伍,但是因为古籍具备的文献价值和文物属性,我们的古籍保护工作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首先就是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工作不仅仅致力于改善古籍存藏条件和保护环境,更要对大量的破损古籍开展甚至是抢救性的修复。我们都知道,纸寿千年,古籍书纸不能无限期地存在,那书怎么可能还在呢?最终将要走向消亡。那么我们现在能做的,是通过古籍修复,尽可能延缓古籍实物的损失,让再生性保护的实施,能将古籍中承载的内容复制下来,传承下去。古籍修复就是民间说的修书,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现在古籍修复师有“书医”的美誉。我们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下设有文献修复组,2016年挂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今年拿到了省文物局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我们专职的修复师有五位,都是文献修复的科班出身,另有三位兼职修复人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我们请了国内的名手潘美娣先生以及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肖晓梅老师,到我们馆里做手把手的传习,师带徒的修复。在修复行里的老师更注重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而是传艺的师傅,因此我们“安徽传习所”的修复师都被业内称为“潘门弟子”。让我感到有压力的是,我们的古籍修复团队工作始终难以匹配书库里的待修书。因为修复是传统的手艺活,没有机器生产的效率,一位修复师一天满负荷工作所能修的书叶是有数的。那么问题来了,书库里10万册的破损古籍,得修到什么时候呢?修复是很传统古老的行当,我们传习所一名专职修复师基本上一年能修书1500叶,整个传习所一年的修复量是6000叶,这个修复量已经是满打满算的。那么6000叶古籍有多少呢?以每册古籍50叶估算,一年顶多才修120册,十年顶多1200册。所以面对10万册损毁衰变过程中的待修书,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只要古籍修复所急需的人、财、物资源,尽可能向我们倾斜。安徽省2015年建立的古籍分级保护制度,让国家级珍贵古籍区别于省级珍贵古籍,让省级珍贵古籍区别于善本,让善本区别于普通古籍,就是因为国家和社会有限的人力、资金不可能在古籍保护方面做到“雨露均沾”,只能实施分级保护,分级抢救。我们安徽在古籍普查和两级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入选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全省的古籍分级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徽派访谈现场
徽派:古籍保护和现代科技力量结合得怎么样?
石梅:国家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其实在2007年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里都做出了规划。古籍普查摸清家底是为了有针对性开展古籍保护,同时多层面培养古籍保护专业人才,有修复的,研究的,编目的,利用的,做展览的,文化推广的等等,再就是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怎么样更好地推广修复的材料、技术,研制现在的手工纸去贴近古籍原书用纸,什么样的保护措施更合适,始终在科技的前沿,包括材料学都是有的。在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层面就更多了,我们林旭东馆长以晒书荐宝的方式推出了融媒体宣传,介绍了一部馆藏四库全书的底本——明万历刻本《韩非子》,受到观众读者的喜爱;作为图书馆员如何去挖掘蕴藏在古籍中的传统文化呢?去年九月,我们部门年轻的普查员葛小禾从古籍《续齐谐记》中挖掘整理出传统重阳节的来历,改编拍成个古装短片《重阳驱魔记》,不仅告诉大家重阳节的来历,还特别宣传了古时重阳节时民间注重驱邪防疫的意识,知道要熏什么才能防治邪疫之病。由于我们部门人力不足,但葛小禾的这个剧本得到了全馆12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演员到服化道,宣传的效果反响不错,鼓励我们今后可以在传统经典挖掘上多动脑筋。所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哪里?就蕴藏在我们的典籍图册里,言之凿凿地记载在书叶的字里行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媒介的作用体现出来,挖掘它,整理它,让现代人看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就记载在古籍中,书页间。
徽派:抢救性的古籍数字存档,做个大的数据库,是不是有利于保护?
石梅:古籍保护除了原生性保护,还有再生性保护。你说的是再生性保护的手段之一数字化,古籍数字化工作是当今重要的再生性保护方向,利用光电技术,形成数字化文献,保持了文献记载的内容。所以说,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是让古籍上的文字化身千万的很好途径,我们未来将在这项工作上加大力度,提高速度,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馆藏古籍资源。同时,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首先,任何的复制都只是保持了古籍文献大致的样貌,但是会丢失古籍的装帧、纸张、油墨等等信息,甚至颜色都难以准确还原。我刚刚说我喜欢用指腹去触摸,因为古籍用纸千差万别。都说“一叶宋版一叶金”,宋版书的楮皮麻纸韧劲十足,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古籍收藏界也有藏家专事开化纸的。所以说,不能因为古籍数字化加工的需要偏废了古籍原件的保护与研究;其次,古籍数字化手段很重要,但开展拍照、扫描之前,首先平整古籍书叶,使其能摊开保持平整。而有些古籍是破损的,卷边的,无法掀揭的,所以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前题还是需要加强前期修复的。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文 薛重廉/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