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公司-凯发ag旗舰厅 » 徽派 »

青年黄梅戏演员袁媛:用最潮方式展现最纯传统-凯发公司

访谈视频


大皖新闻讯  青年黄梅戏演员袁媛2日下午两点走进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这位深耕舞台多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黄梅戏演员现场分享了自己与戏曲的缘分。黄梅戏已然成为袁媛的一部分,“守正创新”这几个字,让一个戏曲演员身上出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最潮的方式和最纯的传统,这是袁媛作为一个青年黄梅戏演员给出的关于黄梅戏守正创新的理解。


意外结缘黄梅戏

黄梅戏演员袁媛做客徽派


徽派:这几年疫情反复,这种现状对一个演员的状态会有影响吗?

袁媛:我们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减少对外演出,但是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关起门来练内功,蓄势待发,等到恢复剧场演出的时候可以达到更好的状态和效果。去年我们年轻演员,在“以艺抗疫,云赏黄梅”线上直播演出中,推出了经典剧目和新创小戏,我们直播的镜头面对更多观众——毕竟小剧场能坐一两百人,大点的剧场两三千人,我们直播有几万几百万。后来我们和抖音合作,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最多一场有480多万,全部累计人数1100多万。

徽派:最近看世界杯的时候也会想,大家都说这个球员是天赋型,那个球员是勤奋型,你会说自己是天赋型还是勤奋型?

袁媛:从事艺术当然要有一定的天赋和悟性,但是更多还是要后期努力,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最后才能把作品完整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因为无论男女,进校就会有形象和嗓音条件、对音乐的理解,各方面的筛选,之后经过五年的专业培训,唱腔啊,身段啊,毯子功,基训功,把子功,表演课等等,最后组装在一起用剧目课来体现。毕业之后走上真正的舞台,我们还要向前辈老师学习,更要加上自己的感悟,让自己成长成熟。经过对剧本的理解、人物的揣摩,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角色。所以自身肯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后期努力非常重要。

袁媛舞台剧照


徽派:看你的经历蛮有趣,你小时候也报了很多兴趣班。

袁媛:和黄梅戏属意外结缘。我们这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期望很高,周六周日都是满的。当时我母亲帮我报了电子琴、古筝、舞蹈、游泳、写作、写字课等等,一开始没有报黄梅戏课,但是在电子琴和舞蹈之间有个间隙,想着干等着也是浪费时间,就再报一节课吧。开始想报个唱歌课,老师说孩子太小,不适合,紧接着老师说你可以报个黄梅戏课。我家里没有人从事艺术,所以不了解黄梅戏,老师就说黄梅戏有唱腔、形体表演和台词等,报一门等于报了很多门,我母亲说那好。小升初因为学习紧张,其他业余爱好课都断了,但黄梅戏课没断。


“梅花香自苦寒来”

舞台剧照


徽派:为什么黄梅戏课没有断?

袁媛:就是喜欢唱。后来考艺校,我父母不同意。经过很长时间的斗争,家里人说交个报名费,你去考考看,你考到前三名,说明未来可能会有一个出路。考得不怎么好,那我们就好好读书。后来考试也非常幸运,初试和复试都考了第一名,用成绩说服了家人。然而到了学校之后,我的天哪,不是我想的那样。完全不同,五雷轰顶。

第一节课,毯子功,拿顶。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都会害怕倒立。拿顶,手撑着人的重量,还有耗顶,一直这么坚持着,下来一点老师就会打你,说一句“上去”!第一节课真是下马威,五雷轰顶。唱腔课也是,一个学期也许就学唱一段,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更多要你下来自己揣摩。所以寒暑假我也会找老师补不足。身段课也是,怎么样从一个现代人,变成古代仕女,学会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水袖啊,圆场,马鞭,团扇,云帚等技巧都要学。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我们学校参加一个中国戏剧小梅花的一个比赛,可能是幸运吧,拿到了一个金奖,在这之前历史上在艺校学员当中是没有的。后来和《新安晚报》合作的新安艺术团,到广场社区去表演,有舞蹈有戏曲,戏曲就是我的节目。后来慢慢摸索出来一些门道,攻克一些难关。还有基训课,练柔韧度。师姐说,毯子功和基训课,就是要把人练得像毯子一样软。


从“七仙女”到《红梅赞》

黄梅戏《红梅赞》中饰江姐


徽派:后来是如何走到舞台中央的?

袁媛:我是2006年年底进团的,2007年参加“寻找七仙女”,也是幸运,得了金奖,都是成长道路上的鼓励,慢慢就到了2011年,接了《红梅赞》,人生当中第一部大戏。

徽派:转折时刻。

袁媛:嗯,从小龙套担当主演。开始剧院觉得,江姐可以用几个演员分别来担当上、中、下场,最后决定让我一个人担当整场。我就问我当时的团长,“我可以吗?”这个《红梅赞》,以前是严凤英老师演的《江姐》,经典唱段是时白林老师写的,我接这个棒,慌啊。他们就说,你可以的。我说,好吧,我可以的。

徽派:当时一定做了非常多功课。

袁媛:先看《红岩》小说,看歌剧版,很遗憾当时严凤英老师他们只有音频资料。我就请教吴亚玲老师,到时(白林)老家里听他说创作的故事。这么高规格的剧目我来接,要下多大的狠心啊。每天都磨在剧场,在家也是在想戏,怎么唱怎么演,跟我们现场乐队的江松阳指挥沟通,把握节奏快慢。当时首场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但我自己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还是稚嫩的。

舞台剧照


徽派:从田间小戏到大戏种,可能现在青年演员都面临这些挑战?

袁媛:对,黄梅戏从田间地头采茶小调转变为今天的五大剧种之一,是经历了时间,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首场演出的时候,很多专家来看,给予了很多认可,我记得时老说,袁媛演的《江姐》,出乎我的意料,江姐就是你的样子。


最潮方式展现最纯传统

袁媛


徽派:之后呢?就是“红色三部曲”吗?

袁媛:不是。先是传承《天仙配》。我们剧院上下几代人,除了传承经典剧目,也在跟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守正创新。近十年,我们培育新人,创新发展,有《小乔初嫁》《我的离骚》,有反腐题材《不越雷池》,还有《遍地月光》,非遗传承的《百鸟朝凤》,新农村建设的《有凤来黟》。后来就是红色三部曲。我们剧院也是沉浸式体验,很多人会惊讶,现在戏曲都这么创新了吗?你们这些形象都很新颖啊,不像古老的戏曲。我说对啊,我们有传承的,也有创新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东西。

徽派:你在红色经典作品中又是挑大梁,我觉得很有挑战,尤其是那种信仰感,你是党员吗?

袁媛:我外婆和我妈妈都是党员。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的。我外婆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人,经历过很多。他们很直白,用很直接的语言感恩。我2002年进校的时候就写过入党申请书,到了团里,演《红梅赞》的时候又写了入党申请书,演戏要有信念感,同时角色和自我也要双重把控。这个角色的塑造过程,对我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感染,一次精神洗礼。2017年的时候,我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海报


徽派:现在对黄梅戏的理解变化了吗?

袁媛:纵观上下五千年,铸就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怎么传承国粹,传承黄梅戏事业,是最重要的课题。怎么样守正创新?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守正创新,也要坚持坚守,真懂真信。用好红色资源,这些年来我们把红色题材搬上舞台,更加正气正义,让大家感受到国家的伟大。

徽派:一个核心的东西,守正创新,行动和坚持坚守,很重要。演员没有信念感就没办法感染观众。

袁媛:演员有信仰,作品才会有灵魂有价值。守正创新,就是用最潮的方式展现最纯的中国文化。

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