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公司-凯发ag旗舰厅 » 合肥新闻 »

“第一城区”再进位 合肥包河区未来犹可期-凯发公司

大皖新闻讯 争先进位,是近年来安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作为“安徽第一城区”,合肥市包河区始终奋力向前 — — 经济总量突破“千亿级”,人口规模超过“百万级”,经济实力跻身长三角城区“第一方阵”。在刚刚发布的2022年“全国百强区”榜单中,包河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8位,较上年升1位;投资潜力居全国第七位,与上年持平。凭借出色的成绩,包河区稳居全省第一。站在新起点,包河昂首阔步,向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迈进。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 王牌/摄

产业赋能 经济增速稳步提升

日前,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布,位于包河区“安徽质谷”的安徽珐诺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家创业时仅7个人的团队,今年以来逆势上扬,营收同比增长近40%。

3万多平方米的空间,不到三年时间,45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先后入孵,10家企业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小身板的“安徽质谷”,初出茅庐便崭露头角。

检验检测产业链,是包河区重点产业链之一。近年来,依托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业集聚区,包河区强势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区域检验检测能力、中心机构总量、行业创新能力、产业融合能力等均居全省第一。

在“全国百强区”的评选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是现代经济发展。

这两年,包河区以金融、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创意文化、人工智能视觉、新一代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为牵引,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包河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战新产值同比增长57.7%,增速位居合肥城区第一。三季度,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位居合肥城区第一。

安徽创新馆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

链式服务 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虽是初冬时节,但在位于包河经开区的国家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建设工地上,依然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未来,这里将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一体,搭建一个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作为合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板块,包河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区中排名第31位,安徽省第1位。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包河早已锚定新方向。

除了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外,包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围绕金融、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创意文化等重点产业,因链施策,精准发力。

“我们落户包河,就是看中了这里‘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的产业优势,以及精准高效的全链条服务。”星云互联coo石勇介绍说,落户后,包河将其纳入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重点联系扶持,帮助其对接安徽创新馆的科技转化交易。

接下来,包河区还将逐步推进全区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争取在年底前,初步以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中国视界、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为依托,探索建立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力度,力争实现5个以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当好金牌“店小二”,全面融入长三角。

精准对接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走进位于包河的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仪器前对样本化合物进行数据分析,为新药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截至三季度已经完成了今年任务的80%,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合肥市、包河区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不仅保证原材料的及时运达,也保障我们的产品能够及时运出去。”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贾毅柏说。

为企优环境,是包河一直以来践行的承诺。特别是疫情期间,如何帮企业渡过难关,包河想了不少办法。

今年以来,包河区成立专班,落实定期会商调度、一企一策帮扶、问题清单式推进等工作,全力助企纾困。定期走访包保企业、项目,协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积极协助企业申报省市区各级各类政策,累计支持企业超100家,今年以来共兑现奖补资金1.2亿元。

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启用包河经开区项目投资审批窗口,截至10月底,全区通过“不见面审批”共办理企业投资备案事项110个。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包河区还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依托中关村协同智汇园、滨湖卓越城等园区,举办银企对接会,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试点探索 城市空间更显品质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各地经验做法,公布了第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清单。

其中,包河区以卫岗王卫片区为试点,在存量资源统筹协调机制方面,探索的片区更新“肥瘦搭配”模式成功入选。

综合实力的提升,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高品质城区建设,是包河区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今年初,合肥市聚焦“一镇三片 n点”,打造城市更新“样板间”。卫岗王卫片区成为全市重点部署的“三片”之一,被纳入合肥市城市更新首批试点区域,探索“轨道tod综合开发”与片区改造相结合的模式,助推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结构调整优化。

所谓“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俗称“地铁上盖建筑”,即以地铁站为中心,在几百米的半径内建设购物、办公等混合功能区。未来,地上繁华,地下热闹,纵横交错的地上地下生活空间将居民的吃、住、行、娱、购串联起来。

为此,包河区高规格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包河区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由区属国有企业作为片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对项目进行投融资、建设开发、运营管理一体化市场运作。

下一步,卫岗王卫片区将综合采用拆除重建、整治提升和保留保护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优化现状土地空间资源,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居民享有更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 三点半课堂” 

保障民生 百姓生活更加暖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包河区通过“十大暖民心行动”,提高民生福祉,为民办实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包河区积极落实各项暖民心就业补助政策,实地走访“四送一服”包保企业200余家次,助力企业稳定用工。同时,满足居民就近就业、企业就近招工的需求,实现“三公里”就业圈街镇、居村全覆盖。

“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和城市未来,就近入园、入优质园,承载着无数家长的关心期盼。今年,该区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 12 所,提供公办学位 5940 个。全区托位总数2799个,其中,幼儿园开设托班的有15所,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7.9%,有托位908个;经审批备案的托育机构30个,提供托位1891个。2023年~2025年,该区还将投入公办幼儿园约30所,提供公办学位12150个,实现公办率70%、普惠率90%以上。

截至今年9月份,包河区已提前或超额完成全部10项暖民心行动目标任务。全区暖民心行动资金累计投入2.32亿元。

郝梦瑶 包育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编辑 宋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