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北日报消息 10月7日上午,不少志愿者自发赶到市红十字会,为即将赶赴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陈梦龙加油,打气。
陈梦龙,男,1989年6月出生,家住濉溪县刘桥镇,退伍军人,理士电池汽车电池车间一线职工。2013年9月7日,常年坚持定期无偿献血的他,与来自全市各个行业的40名志愿者一起,在市红十字会现场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经过血液分型检验,他的资料被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安徽省分库,并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恶性贫血、淋巴瘤等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将在患者体内繁植,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对白血病的有效治愈率可达到65-75%。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被称为“生命种子”,成人后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至外周血,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复制、分化和归巢的能力,所以采集、移植造血干细胞不仅能挽救白血病等患者的生命,还不会损害自身建康。
“刚开始,家人担心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提出了反对意见。”陈梦龙告诉记者,今年8月初,他接到上级红会组织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其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陈梦龙当时就表态愿意。之后,他反复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家人们从反对到默认,从默认到支持,态度愈发明朗。
直到前两天,陈梦龙再次接到通知,建议已经通过体检的他,尽快赶到位于合肥的安徽省立医院实施捐献。10月7日上午,从单位办好请假手续,刚下夜班的陈梦龙就启程赶往合肥。
省立医院方面介绍,做好注射动员针等各项准备工作后,预计将于10月12日,为陈梦龙实施干细胞采集。
当日,淮北市首位成功实施捐献、帮助一名9岁的白血病患儿获得“重生”的志愿者张秀丽也特意赶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陈梦龙仔细叮嘱注意事项。
截至目前,淮北市已有张秀丽、李虎两位志愿者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少年儿童占50%以上。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合几率在兄弟姐妹间为25%左右,非亲缘基因配型的相合概率,在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之间,可谓微乎其微。只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才能帮助更多危重患者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