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浪微博上一名叫“1988年6月2日”的网友所发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天内,被转发9695次、引来2561条评论。这条微博讲述了福建某高一学生因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辱骂,最后跳楼自杀一事。微博里,还配发了一张孩子跳楼的现场照片,一片血迹令人惨不忍睹。
受到家长和老师批评后,做出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在中国学生中不是第一次。有人为这些孩子惋惜,也有人批评他们抗压能力太差,但很多人都忽视了,他们只是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向往积极阳光的生活,希望听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尽一切努力做个“好孩子”。犯了错遭到辱骂,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挫折感与压力,这种压力一时间无处发泄,悲剧就可能发生。
与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孩子“学习压力最大”、“幸福指数也最低”。可作为大人,我们对他们的压力是否曾耐心倾听、认真对待?我们是否真诚并努力地帮助他们寻找摆脱压力的办法,让他们回到阳光底下?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第二起孩子自杀事件”
又是一起孩子自杀事件,它们让人心痛,也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混合了焦急、悲哀与愤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在听过记者讲述微博上这起事件后,沉默了很久。然后,他缓缓地开口:“这已经是我最近听到的第二起孩子自杀事件,就在前不久,黑龙江一所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由于一模考试不理想,也是跳楼自杀了。”2010年,孙云晓曾经在百度新闻中专门搜索过“高考自杀”这几个字,得出的结果为4000多条。每一条新闻,代表的都是一条生命。还有些学生,虽然没有走上绝路,却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这个比例也在与日俱增。现在的孩子,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总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隐形压力”在他们周围蔓延滋长,让他们总不能无忧无虑地开怀大笑。
严恒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现在却被诊断为人格障碍,成为了湖南省脑科医院的一名病人。在他的印象里,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位列前十名是必须要做到的事,为此,母亲对他很少露出笑容。在严恒的家里,他没有说“不”的权利,就连开关冰箱也要定规矩。有一次,他的成绩没考进前十名,母亲的脸上更是寒若冰霜。他想跟母亲谈一谈,但最终的话题总会落到对他成绩的指责上;他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也不敢说,否则会受到更严厉的斥责,只有好成绩才会换来母亲的好态度。时间长了,他开始丢东西、打父母,直到被诊断患上精神疾病。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曾发现,中国3.4亿未成年人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比例为16.4%,5%左右的孩子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另有调查表明,中国孩子的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竟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而与如此之高的自杀率形成对比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中,能接受心理辅导、疏解压力的人,少而又少。
三大原因让孩子无处减压
“未成年人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而这个‘弱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危机上。”孙云晓说,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压力,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悲剧,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的压力得不到释放,无处减压。
首先,孩子的压力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和理解。大部分中学生一接触到“压力”这个词,首先就谈到了父母,“最大的压力是父母规定了一条我要走的路,却不考虑我的兴趣特长”,“父母只看结果,不重过程”,“家庭经济压力越大,父母对我的期望值越高”……而多数父母却认为,“学习就是他们的任务”,“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他们好”,“不愁吃穿,小小年纪有什么压力”……父母不理解,孩子无人沟通,心理压力就会越攒越多,从而导致一些极端事件发生。孙云晓说:“有一个学生因为抗拒不了父母送他进假期补习班,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在教室当众服毒身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孩子从12岁(初一)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16—18岁(高中阶段)青少年是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群体。“而他们的压力却往往被家长、老师忽视了。”孙云晓说。
其次,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没时间减压。付强是一名高三男生,入校以来成绩一直很好,学习也十分用功,进入高二后,为了不落下名次,他更把中午和晚上规定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复习。可是,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他,没能熬到高考就出现了问题:每当听到有考试通知,晚上就梦到蛇,导致他成绩一落千丈。孙云晓说,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没有时间运动、和朋友一起玩,堵住了孩子心理排泄的渠道。在这方面,成绩越好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
第三,能帮助孩子排解心理压力的专业人士太少了。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执行主任陶然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仅北京就有20%—32%的青少年有焦虑情绪,而华北五省从事儿童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不超过100个。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但大部分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形式单一,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专业机构的缺失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家是减压的最好地方
如果家长们能在孩子深陷心理危机的时候,扶他们一把,用爱去抚慰他们的孤独,会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更管用。专家们一致认为,家,才是给孩子们减压最好的地方。
孩子的坏情绪必须及时发现。陶然指出,这些坏情绪和行为包括:经常欺负同学,破坏公共设施,比如践踏草坪、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喜欢咬铅笔或手指,不明原因的肚子疼或口腔溃疡,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孩子正在承受压力,内心充满焦虑。家长应该立刻干预,千万不能等。首先要了解焦虑的原因,从情感上鼓励、理解、肯定和支持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放到一边,选择喜欢的事来做。其次,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深呼吸、跑步,帮他们把压力释放出来。
12岁前多拥抱孩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博士指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块土地,12岁之前由家长耕耘,12岁后由他们自己耕耘。在这前12年,家长即使再忙,也应该每天陪孩子、耐心倾听孩子每一个问题,与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多拥抱孩子,才能培养正确的亲子依恋情感,增加孩子长大后的幸福感。
有五句话不能说。陶然说,孩子最想得到的是家长的肯定。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眼神都可能让孩子产生压力。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说这五句话:“考这么差,你看别人都比你好”、“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我们这都是为你好”、“和谁出去玩了”。如果家长经常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越来越叛逆;二是什么都不说,直到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凡是跟孩子有关的事,都要跟他们商量。比如报兴趣班,父母不能全权包办,必须孩子有兴趣并同意才行,强迫就会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
此外,孙云晓呼吁,学校和社会也应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孩子卸掉心理压力,比如建立心理危机教育评估体系、多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对初高中学生开设减压课程等。如果我们爱孩子,那就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吧。记者 瞿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