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公司-凯发ag旗舰厅 » 文苑 »

袁牧: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凯发公司

我的老家地处长江岸边,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庄更是穷乡僻壤,虽名不见经传,但无论身处何处,同样跟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故乡是什么样子,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以至于我后来走过很多地方,经过很多城市,总是固执地认为: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过故乡的烟火气,比不过家门口一望无垠的稻田、随风翻滚的麦浪、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熟悉的乡音乡情中,少了几许慌慌张张,多了几分不紧不慢;质朴的农家小院里,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择一城终老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芸芸众生最终是要背着行囊去跟陌生的世界打交道。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或梦回故里的辗转反侧中,你会惊喜地发现,故乡是最亲切、最熟悉的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在网上看到,人们对乡愁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人把乡愁比作红宝石,经过岁月的沉淀越发的厚实与凝重;有人把乡愁比作糖葫芦,酸甜在口,思念在心;也有人说乡愁是有钱人的事,无钱人的乡愁无处安身。在我看来,乡愁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乡愁是人们的根,是感恩故土的依恋,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情怀。

我喜欢在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去寻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悠悠乡情;去倾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重重乡音;去感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浓浓乡愁;进而升华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消失的村庄再也留不住那牵挂的乡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曾在诗歌《回不去的村庄》里感慨唏嘘道:茅檐听雨小巷寻蝉的青梅哪儿去了?夏夜箫笛蒲扇戏萤的凉床哪儿去了?烧锅做饭闪着温暖的草堆哪儿去了?割稻插秧荷犁晚归的身影哪儿去了?下河捉鱼上山砍柴的欢笑哪儿去了?

值得庆幸的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乡愁已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现实画境中,真正成为人们心里一缕美好的情愫。

当城市化这部列车飞驰过“乡土中国”时,我们如何以乡愁为精神土壤,并在工业化的高歌猛进中重现乡愁文化,重建乡土价值?我认为,眼光不应仅仅停留在乡村渐行渐远的背影上,而应更多地关注乡村当下的现状和未来的前景,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乡愁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乡愁是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见证着火热的生活,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只要出于真性情,总有一种乡愁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乡愁让人心底生暖,总有一种乡愁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梦想有放飞之地,希望有播种之所,乡愁有寄托之处。每个人都应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时代放歌,为乡土立言,为乡愁存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