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苏天真散文集《阅读春天》出版在即,可喜可贺!
可贺者,是一本新书的问世,对一个写作者而言,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喜事;可喜者,是作者执着于散文的写作,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点实属不易。
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散文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且其中的很长时期居于中心位置,并涌现出无数以散文名作传世的大家。然而,近年来,散文的地位却日益边缘化,不太受人们重视。人们常说:散文易写难工。这话本身就对散文充满了误解和偏见,让人误以为散文的门槛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坚持散文写作,并且努力在散文写作中出新出彩的作家,尤其令人尊敬。
苏天真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对散文情有独钟的他,在繁重的新闻工作之余,多年来笔耕不辍,而且收获颇丰,这本散文集就是他近年来创作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本书的书名是《阅读春天》,第一辑名为“阅读春天”,第一篇散文也是《阅读春天》,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作品开篇,作者用蘸满诗意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诗文多矣,可我们阅读苏天真笔下的春天,依然感到意趣盎然。春风荡漾,小雨如酥,小草萌生,柳丝泛绿,梨白桃红,薄雾蒙蒙,野鸭嬉戏,翠鸟声声。作者笔下的字句仿佛是跳跃着的,一幅春日胜景图跃然眼前,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样的散文在书中比比皆是。从《阅读春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苏天真对自然、对山水、对世间万物充满着爱。在他的笔下,有对四季风物的描摹,有对山水草木的歌咏,有对万物生灵的吟唱。自古以来,自然山水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都是传世千古的经典之作。苏天真继承了中国山水散文的这一传统。在这本书里,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山水草木为写作题材。他在作品中深情地写道:“我时常会在村边地头向草木行注目礼。你能想象,没有草木的村庄是啥模样?反正我一踏进故乡龙桥镇的泥土,呼吸的全是草木的味。草木装饰村庄和庄稼,农人和草木有着与生俱来的复杂感情……”(《草木记》)
作者对山水草木寄予深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对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更是如此。当他写到故乡、写到童年、写到亲人时,那种深厚的感情溢于言表。在《致敬父亲》中,他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壮怀激烈、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村庄往事》写的是一位身有残疾心地善良的乡村医生的故事;外公的故事很平常,但他的乡绅形象却鲜明生动,跃然纸上:“外公长年穿着家纺蓝卡其衣裳,但颇为清爽。弱弱的面颊,头发花白,一介书生却学识过人。私塾时练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求字的乡亲络绎不绝,贴纸墨不算,经常还要搭上伙食。舅舅们偶尔埋怨几句,他从不生气,也不拌嘴,只是傻傻地笑。”(《外公》)
在《阅读春天》一书中,写人的篇目不算很多,但每篇均饱含深情,尤其是作家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令人感动。“先生是位粹然的儒者,素来尚质抑淫,不事张扬,不居浮华。我想,一个人使人畏惧、害怕并不难,可是,让人敬重你却并非易事,他的人格和他的作品一样,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先生都是我的标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我心中,先生的风范足以配得上这十六个字。”(《忆恩师许有为先生》)“先生之于我,是永远不变的温柔敦厚,慈祥恺悌;先生心有良知璞玉,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曹先生》)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从作家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作家用文字回忆老师,实际上也是在传承老师的精神。
读苏天真的散文,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真”: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态度真诚,这是每一位散文作家都应有的写作态度。只有把心交给读者,才能赢得读者的心。
《阅读春天》是作家苏天真的心血之作,我感动于他对散文的热爱和执着,写下这点粗浅的阅读感受,权代序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