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凯发ag旗舰厅的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红果,微压扁,四季养身好东西。”这是关于枸杞的一则谜语。一年一度的春天悄然而至,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掐枸杞头的往事来。
那时母亲还在,有几分自留地。而在这几分自留地里,母亲不是点上几粒黄豆,就是插上几株山芋苗。忙完这些活计,母亲捋捋她早已斑白了的额前的头发,会不由自主地攀上河堤。那儿有上一年留下来的枸杞藤条,横七竖八地匍匐在堤面上,长的,人伸开两臂可能都拉不到头;短的,人劈开两腿可能还绰绰有余。而在这些长短不一的藤条上会密密麻麻冒出芽儿。这芽儿似花苞,绿绿的、嫩嫩的、胖胖的、湿湿的,好像一股清泉在流淌一样。母亲小心谨慎地把它们从藤条上掐下来,然后丢到她随身带来的一个瓷盘子里。
有一年,又是枸杞头吐绿冒芽的时候,我回乡下,来到母亲的小院子里,却不见母亲的身影。问邻居,邻居说她刚才还看见我母亲的。忽然那邻居说:“哦,你妈肯定上河堤了。”邻居就说昨天跟我母亲聊天,母亲说星期天我回家了,她要掐一些枸杞头送我呢。
我匆匆朝河堤赶去,老远就看见母亲佝偻着身子在河堤上忙乎着。不用问,母亲又给我掐枸杞头了。母亲见我到来,似乎又惊又喜,可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因为周末了,我都要来乡下看看她,没有别的事,陪母亲说说话也是好的。那个时候母亲手里的盘子已经有不少枸杞头了,也就是母亲掐的枸杞头已经在她的盘子里要堆成一座小山了。
我挨着母亲也掐枸杞头,母亲说:“再过几天。这些枸杞头就老了。”我端详了那些横七竖八的藤条,果真有不少枸杞头已经露出它的本来面目,成了叶片了。自然,那些已经成了叶片的枸杞头母亲都没有伸手去掐,而是继续寻找那些跟花苞似的枸杞头。我掐了一些枸杞头,丢到母亲端着的那只盘子里。
母亲说:“你歇着。”告诉我她那几天掐的枸杞头足够我吃一段时间的了,因为她掐的枸杞头还有不少已经被她装进一只塑料食品袋子了。
记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春野有三鲜,而这枸杞头跟荠菜和马兰头一样就是春野三鲜之一。母亲一定认为在城里的我,吃不到乡下那些新鲜的菜蔬,就掐枸杞头让我打打牙祭。其实,我对枸杞头情有独钟的是因为我几年前看了《红楼梦》的缘故。
“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议了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来,现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这是该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里有丫鬟五儿的母亲柳氏的一段话。那时我想过惯了富贵生活的小姐咋就喜欢上那油盐炒枸杞芽儿了呢?人间有味是清欢,估计贾探春和薛宝钗大饱口福是假,从枸杞头的清淡中品味出欢愉才是真,也就是说在这些富贵小姐的眼里枸杞头也是好滋味的。而在城里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我自然而然也想清中品味,清中得欢。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我把母亲掐来的枸杞头带回城里,无论热炒还是煲汤,清香在唇齿间弥漫,一股浓浓的母爱也氤氲在我的心里久久不散,甚至历久弥新,花开不败。
请输入验证码